Search


【完美主義是因為自信心不足,害怕失敗】

許多完美主義者內心自信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完美主義是因為自信心不足,害怕失敗】

許多完美主義者內心自信不足,需要藉外在的條規律例來強制自我約束,認為「只有這麼做才能達到最好」。

完美主義的成年人是從孩童時期一點一滴培養出來的。孩童自信不足,經常跟大人的評價有關。自信組成:「自我能力」在初始階段,因年紀還小,本來能力就不足。其他部分「目前成就」也因年齡限制,相當有限,自然只能依靠「自我期許」跟「他人評價」來建構其內在自信。

若孩童過於追求完美,家長要先看看:是不是無意間引導孩子朝這個方向誤行。

案例:孩童學寫ABC,剛開始困難重重,寫了一整面生字。

家長幫忙檢查功課:字寫得端正無誤的,上頭打勾代表「好」。字跡潦草、筆劃錯誤的圈出來,畫個叉叉代表「不好」,要求重寫。

這種激勵方式有效:將事情區分為「好」、「壞」兩個黑白分明對立面,在
孩童不夠了解「灰色地帶」時,是清楚明白的區別方式。

隨孩童長大,要開始了解「判斷灰色地帶」的重要性:寫得完美是10分,但寫稍微潦草一點,8分也不錯。

若追求完美字體耗費過多時間,整晚來不及寫,隔天交不出作業,反而整體得分下降。所以8分字體能節省時間,又通過標準,是合理的「灰色地帶」。

大人的教育方式沒有與時俱進:孩童掉入「非黑即白」的思考框架,只專注在字體,不了解作業習字是為了將來書寫溝通、兼顧效率與文句,不能執著在字 體上。如果只聽懂硬性規定,思考會逐漸僵化而不自知。

孩子寫作業若執著完美,家長納悶:「我已經叫他停下來不要寫啊!」孩童若出於自願,我們可先觀察。若家長不知不覺中「鼓勵」其完美,稱讚「字寫得 好整齊喔!」、「寫字好有耐心!」,或說成「你已經寫得很好看、很整齊了! 趕快去睡覺吧!」孩子只聽到前半句「寫得很好看」,以為得到肯定,反加強孩童追求完美的動機。

甚至很多人長大後,做事過於要求完美,也可能是從小這麼培養起來的。


本文節錄自【請問醫生,我的孩子有問題嗎?:精神科醫生教你聽懂孩子的內心話 】作者/ 繪者:劉貞柏醫師,聯經出版。

博客來網路訂購資訊:
http://search.books.com.tw/exep/prod_search.php…


Tags:

About author
劉貞柏醫師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主治醫師。 前元培科技大學醫管系講師。 前北市聯醫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總醫師。
身心科醫師撰寫的衛教推廣網頁。
View all posts